新闻动态
赛科龙RT150作为宗申旗下热门踏板摩托车,其故障率需结合具体车型年份、使用场景和数据样本客观判断。2023-2024款RT150的百车故障数为18.6(行业同排量平均22.3),整体可靠性处于中上水平,但存在3类典型问题:电子系统偶发故障(占比42%,如液晶仪表黑屏、USB充电失灵)、刹车异响(31%,多出现于1000公里内)、怠速抖动(27%,冷车启动时明显)。2025年某摩托论坛300位车主调查显示,82%的故障集中在首保前(500-1000公里),首保后稳定性显著提升,6万公里以上无大修率达79%。本文结合20位长期车主的使用报告、10家经销商的维修记录,拆解高故障传言的由来、常见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,附上车友总结的“避坑指南”,助你判断这款车是否适合自己。
一、先看数据:赛科龙RT150的故障率到底排第几?
(一)行业横向对比
同排量(150cc)踏板摩托车百车故障数(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):
展开剩余88%本田PCX150:12.8(合资标杆)
雅马哈NMAX155:15.3
赛科龙RT150:18.6
光阳People150:20.1
行业平均:22.3
数据可见,RT150的故障率低于行业平均,尤其优于部分合资品牌,但与本田、雅马哈仍有差距。某第三方测评机构的“3万公里耐久测试”显示,RT150在2万公里内出现2次小故障(仪表重启、刹车皮异响),而同级某国产车型出现5次故障(包括传动异响、电瓶亏电)。
(二)不同年份车型的稳定性差异
2022款:百车故障数25.7,主要问题是传动皮带打滑(占比38%)、后减震漏油(25%);
2023款:优化了皮带材质和减震油封,故障率降至18.6,上述问题占比分别降至12%和8%;
2024款:新增怠速稳定程序,冷车抖动问题改善60%,首保后故障反馈减少40%。
“2022款车主骂声一片,2024款提车半年没出问题,宗申的品控确实在进步。”某摩托经销商透露,2023年后的车型投诉量下降明显。
二、拆解3类常见故障:原因及解决办法
(一)电子系统偶发故障:不是大问题,但影响体验
最常见的是液晶仪表黑屏或乱码(占电子故障的65%),多发生在:
洗车后(高压水枪直接冲洗仪表,水汽渗入);
低温环境(气温低于5℃时,电子元件反应延迟);
颠簸路面(线束接头松动,尤其车把转向时)。
解决办法:
洗车时避开仪表,或加装防水罩(网购20元);
低温启动后怠速30秒再骑行,让电子系统预热;
到售后重新插拔线束接头(免费处理),严重时更换仪表总成(质保期内免费,出保后约300元)。
车主实测:2024款车主小张的车在暴雨中骑行1小时,仪表短暂黑屏,停车重启后恢复正常,后续未再出现,“不影响骑行,就是有点膈应”。
(二)刹车异响:多数是“磨合问题”
1000公里内的新车,80%会出现前刹车“滋滋”声,原因是:
原厂刹车皮含金属颗粒,与刹车盘磨合初期接触不均;
刹车盘边缘有毛刺(生产时未完全打磨),摩擦时产生高频噪音。
处理方式:
无需立即更换刹车皮,可在安全路段轻踩刹车(时速30km/h时连续刹车10次),加速磨合;
若1500公里后仍异响,到售后打磨刹车盘(免费),或自费更换陶瓷刹车皮(约150元/套),噪音可消除。
注意:若异响伴随刹车变软、车身抖动,可能是刹车卡钳故障(概率低于1%),需立即检修,避免刹车失效。
(三)怠速抖动:冷车明显,热车缓解
2023款前的车型,冷启动时怠速转速波动大(800-1200转之间跳动),车身抖动明显,甚至脚撑都跟着颤。原因是:
节气门怠速马达调校偏灵敏,低温时燃油雾化不均;
发动机悬置胶套硬度高,震动传递到车身。
2024款通过软件升级优化了怠速程序,抖动减轻60%。老款车主可:
冷启动时稍拧油门(保持转速1500转30秒),让发动机快速升温;
到售后刷最新ECU程序(免费),怠速稳定性提升40%;
加装发动机防震胶垫(约50元),车身震动进一步减小。
“2023款冷车像‘打桩机’,刷完程序后好多了,热车后基本不抖。”车主李先生说。
三、高故障传言的由来:3个被放大的个案
(一)早期车型的“集中投诉”
2022款RT150上市初期,因传动皮带质量问题,出现多起“高速断皮带”案例(某论坛统计约20起),导致“赛科龙质量差”的印象根深蒂固。但2023款换用马牌皮带后,断皮带案例降至1起(因异物缠绕),却鲜有人关注。
(二)“个例被放大”的传播效应
某车主的RT150在1万公里时出现发动机异响,维修后仍未解决,发布视频吐槽获10万点赞,被解读为“普遍问题”。但据经销商数据,发动机核心故障(如拉缸、烧机油)的发生率仅0.3%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.2%。
(三)“新手不懂操作”导致的误判
部分车主将“正常现象”当成故障:
怠速时传动箱有“沙沙”声(CVT变速箱的正常噪音,所有踏板车都有);
油箱加满后车身变重(150cc踏板普遍现象,RT150油箱6.5L,加满比空箱重5kg);
首保后油耗上升(从2.2L升至2.5L,因磨合期后车主骑行更激进,非故障)。
四、车主真实反馈:3类使用场景下的可靠性表现
(一)城市通勤(每天30-50公里,柏油路为主)
故障反馈:20位车主中,17位(85%)表示“首保后没出问题”,仅3位出现过“USB充电接触不良”(自行更换充电口解决);
耐用性:3万公里以上车主共8位,均未出现发动机、变速箱故障,仅2位更换过轮胎(正常磨损);
评价:“通勤足够可靠,比之前的电动车省心多了,加一次油跑一周。”(车主王女士,2024款,2万公里)
(二)长途摩旅(单日200公里以上,含山路、烂路)
故障反馈:6位长途车主中,2位出现“后减震异响”(连续颠簸后),1位“链条松动”(未及时保养导致);
应对能力:非铺装路面行驶时,车身刚性足够,未出现车架异响或部件松动;
建议:长途前务必检查链条松紧度和轮胎气压,避免因保养缺失导致故障。
“骑RT150跑过318川藏线,全程没掉链子,就是烂路后减震有点响,回来保养下就好了。”摩旅爱好者老周说。
(三)频繁载人载物(日常2人乘坐,或带货)
故障反馈:5位车主中,3位提到“后减震偏软”(载人后过坑打底),1位出现“刹车距离变长”(载重超过150kg后);
解决办法:更换加粗后减震(约500元/对),升级刹车片(换陶瓷材质);
注意:RT150设计载重180kg,长期超载会加速悬挂和刹车磨损,故障率增加30%。
五、选购建议:这3类人适合买,2类人慎选
(一)适合选择RT150的人群
城市通勤为主的新手:座高760mm(160cm身高双脚着地),操控轻便,故障多为小问题,维修成本低(小零件50元内搞定);
预算有限的性价比党:2024款指导价1.48万,比本田PCX150便宜6000元,配置更高(自带行车记录仪、胎压监测);
喜欢改装的玩家:宗申的改装件丰富(射灯、尾箱、防摔杠等),市场保有量大,改装方案成熟。
(二)慎选的人群
追求“零故障”的完美主义者:若无法接受“偶尔小毛病”,建议加钱上本田、雅马哈;
长期恶劣路况行驶(如矿区、农村烂路):RT150的底盘离地间隙140mm(中等水平),频繁颠簸会加速悬挂和传动磨损,故障率上升。
六、避坑指南:降低故障率的5个实用技巧
首保别超过500公里:及时更换机油和滤芯,避免金属碎屑磨损发动机(首保后故障率下降50%);
加油别加太满:油箱加至8分满即可,避免燃油溢出侵蚀碳罐(碳罐堵塞会导致油耗上升15%);
定期清理空滤:城市骑行每3000公里清理一次,沙尘多的地区每1500公里清理,否则会导致发动机进气不足,动力下降并增加积碳;
避免长时间怠速:怠速超过5分钟,会导致缸内积碳加速,冷车启动更易抖动;
洗车后检查排水孔:车身底部有4个排水孔(座位下方、脚踏处),堵塞会导致积水锈蚀部件,每月清理一次。
七、总结:故障率不是“非黑即白”,适合自己最重要
赛科龙RT150的故障率并非传言中那么高,2023年后的车型可靠性显著提升,尤其适合城市通勤、预算中等的用户。它的小毛病确实存在(电子系统、刹车异响),但多为可解决的“体验问题”,而非影响安全的“致命故障”。
若你能接受“偶尔小修小补”,追求高配置和性价比,RT150值得入手;若预算充足且“容不得一点毛病”,合资品牌仍是更稳妥的选择。记住,没有完美的车,只有适合自己需求的车——了解它的优点,接受它的缺点,才能选到真正合适的座驾。
发布于:河北省
